WWF「自然一居」展覽 迎接地球一小時第十回 從家出發實踐綠色生活
世界自然基金會主辦的全球最大型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2016」將於3月19日晚上8時30分舉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率先展開連串推廣和活動,與全球一起迎接第十次「地球一小時」!頭炮活動帶大家參觀非一般的示範單位「自然一居」︰WWF將綠色生活秘訣遍佈家居每個角落,希望大家反思如何從家出發實踐可持續生活模式,即使沒有華麗裝潢或最潮家品,你的安樂窩都可以環保、型格兼備!地球一小時2016「自然一居」展覽即日起至3月8日在尖沙咀iSQUARE國際廣場三樓展出。揭幕禮今天同場舉行,出席嘉賓包括WWF和贊助機構代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財政委員會主席朱雅儀女士致辭時表示︰「日常生活中過渡耗用天然資源、我們每個簡單的行為都會對地球造成沉重負荷。因此,WWF將展覽場地佈置成環保家居,提示大家如何實踐可持續生活模式。同時,希望大家參與『地球一小時』,無論是關上不必要的燈及電器,還是少買一件新衫等,都可以保護大自然,締造生生不息的地球。」
連續第三年支持展覽的獨家贊助商 – 光大國際環保公益基金會董事王天義先生致辭時指:「氣候變化對地球和人類構成的威脅是世界各地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家企業都需要正視的問題。我們連續第三年與WWF攜手為保護地球貢獻力量,呼籲大家以『地球一小時』為契機,採取低碳生活模式。大家點點滴滴的參與,將凝聚成無窮的力量,燃續生態未來!」
今年,「地球一小時2016」以「熄出力量 燃續生態未來」 為主題,WWF期望大家以關燈一小時向自己、向大眾明志:為了更美好的將來,主動扭轉既有生活模式。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社會,我們習慣了方便、舒適和講究享受的生活,卻甚少思考這種生活模式正急速消耗地球資源。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及生態足印項目高級主管張志華先生表示,根據WWF及全球足跡網絡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所有人依照港人的生活模式,將要3.1個地球才可滿足我們所需。研究亦指出香港人耗用的天然資源,遠超這個城市可供應的540倍,所構成的龐大「生態赤字」(即入不敷支)在亞洲高踞第一,全球排名第三。他指出,香港人是時候居安思危,呼籲大家檢視生活習慣,從衣、食、住、行上坐言起行,改變行為模式,堅守「惜用識揀」精神,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
為推廣「地球一小時」精神,「自然一居」展出以金屬支架塑造的環保屋,配上家居陳設和特別標示,提供各種環保家居生活小百科。「家」是個休憩、烹飪、與家人相聚的地方,同時蘊藏各種生活態度。WWF希望大家走進「自然一居」,可發掘當中的環保生活態度,透過展覽了解實踐可持續生活模式並不等於捨棄所有,而是在飲食、家務、購物等日常生活習慣上,作出環保的選擇,令生活既綠色,又有品味。
迎接第十次「地球一小時」,屋內設有「拾回 地球一小時」回顧,重溫全球各地慶祝此大型環保盛事的重要時刻。另外,展覽將於周六及周日(3月5至6日)舉辦「舊玻璃樽升級再造盆栽工作坊」,參加者可帶備家中的玻璃容器,例如調味料樽、蜜糖樽等,一起製作簡單盆栽,為舊玻璃樽賦予新生命!「自然一居」不日開售,歡迎到iSQUARE參觀。
地球一小時2016相關活動
地球一小時2016「自然一居」展覽
日期: | 2016年3月2至8日 |
時間: | 3月2日 - 下午3時至晚上9時 3月3至8日 - 上午11時至晚上9時 |
地點: | 尖沙咀iSQUARE 國際廣場3樓iFUNCTION |
展覽重點︰ | 1. 充滿綠色生活貼士的環保家居 2. 拾回「地球一小時」重要時刻回顧 3. 周六、日(3月5及6日)舉辦「舊玻璃樽升級再造盆栽工作坊」,賦予舊玻璃樽新生命! |
查詢︰ | earthhour.hk / 2526 1011 |
「地球一小時」將於3月19日晚上8時30分舉行,當晚將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舉行倒數活動,與大家見證維港兩岸熄燈一刻。WWF鼓勵大眾即日起登入earthhour.hk 網站,登記承諾參與熄燈行動,減少過度消耗資源和生態足印,實踐可持續生活模式!
一個地球大行動 (One Earth Mission)
延續「地球一小時」的精神,鼓勵大家從關燈一小時這個簡單動作起步,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再推而廣之。「一個地球大行動」 衣、食、住、行工作坊將於四月舉行,並由3月10日起開始接受報名。詳情請參閱earthhour.hk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