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故事
-
水產養殖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案嗎?
野外捕獲的藍鰭吞拿魚是香港最不可持續的海鮮之一。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太平洋藍鰭吞拿魚被列為易危,大西洋藍鰭吞拿魚被列為瀕危,而南方藍鰭吞拿魚更被列為極度瀕危。
-
亞洲水鳥保育基金 - WWF 楊路年博士基金公布首個成功申請項目
為紀念楊路年博士為水鳥及濕地保育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今年成立「WWF ...
-
永遠懷念費嘉倫女士 (1948 – 2020)
野生生物插畫藝術家費嘉倫女士(Karen ...
-
參與不丹Our Living Planet Camp之反思 - One Planet 青年領袖 Christy
編按:有幸得到WWF不丹分會的邀請,今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2位One Planet ...
-
WWF呼籲關閉亞太地區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市場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對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造成的傷亡表示哀痛,並對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
跟花花草草,應該保持多少距離?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第五次環境和衛生部長級會議,發表了「在轉變環境中保障兒童健康」的帕爾馬宣言,他們同時提出了一個關鍵的目標數字——300米,孩童家居的300米範圍內要有綠化環境,以供他們舒 ...
-
WWF就2019/20年度《施政報告》提交之建議書─ 推動香港成為亞洲最可持續發展城市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已正式向政府提交有關2019/20年度《施政報告》建議書,根據5個不同範疇提出保育施政建議
-
WWF推出全港首個《掘蜆守則》及蜆類保育尺
過度掘蜆 危及生態 近年,香港很多海灣成為了本地和外地遊客的「掘蜆熱點」。蜆類在大自然擔當環境保育角色, ...
-
為未來出一分力 OPY青年分享努力成果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 自2017年開展了One Planet 青年教育項目,希望透過不同活動,讓更多15至30歲年輕人參與自然保育。
-
就可持續發展教育,我們可談什麼?
教師、學者、社會科學、應用劇場達人的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