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7%物種面臨絕種威脅 WWF促加強執法 打擊非法買賣
IUCN指出人類活動導致越來越多生物面臨滅絕危機。過度捕撈將兩個稀有的魚類科目推向瀕臨絕種的邊沿;另外,非法砍伐亦令馬達加斯加正處於瀕危的黃檀木面對更大威脅。
鱟頭鱝和銀蓋銼鰩(統稱Rhino rays)是現時全球最受威脅的兩個魚類科目。Rhino rays 棲息在世界各地較暖及淺水的水域,與鯊魚的關係密切。Rhino rays 的魚鰭具高市場價值,遭捕撈後魚鰭會被出售至其他國家以製作成魚翅,魚肉則留下在當地市場販賣。全球約百分之40的魚翅貿易於香港進行,因此我們在減低魚翅消耗方面有重要的角色。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鯊魚項目總策劃鄺力存博士表示︰「Rhino rays 數量下降的程度令人震驚,需要有更多的海洋保育工作去保護這些物種。事實上,單以可持續捕撈方式來保育並不足以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找出牠們棲息最重要的生境地並且作出保育。更重要的是把這些物種儘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下稱《公約》),以規管國際間的貿易。《公約》締約國(CITES CoP18)下次會議於8月舉行,將就管制有關物種的貿易提交建議。」
香港政府在野生生物保育可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瀕危生物保護主管Brian Gonzales表示︰「僅在2018年,香港當局已截獲超過225公噸瀕危木材如黃檀木,估計黑市市值約1,600萬港元。IUCN的《名錄》一直是權威的評估工具,為生物應否納入《公約》規管的指標。現今犯罪集團十分強大,當局如採用有關工具用作打擊毒枭或其他有組織罪案,例如追究與野生生物罪行相關的洗黑錢活動或商業罪案,將有助逐步瓦解此等行為。政府亦須繼續嚴格執行《公約》,確保相關法規有效及全面地於出入境口岸及商業層面執行。我們認為政府應將瀕危生物有關罪行列入《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OSCO),以進一步遏止跨國犯罪集團利用香港來走私野生生物。」
參閱IUCN最新《瀕危生物紅色名錄》官方新聞稿︰https://www.iucn.org/news/species/201907/unsustainable-fishing-and-hunting-bushmeat-driving-iconic-species-extinction-iucn-re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