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與中國著名淡水保育人士馬軍先生 攜手鼓勵公眾參與解決水質污染問

在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已導致污染物的排放增加,而環境污染亦威脅到公眾健康

在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已導致污染物的排放增加,而環境污染亦威脅到公眾健康。目前,三億多農民的飲用水並不安全,而五分之一主要城市的飲用水水質 達不到國家最低標準。為應付這個危機,馬軍先生已製作著名的水污染網站,展示中國各地污染情況,並呼籲公眾攜手解決有關問題,網址為 http://www.ipe.org.cn/index.jsp

中國著名水壩/淡水資源保育人士馬軍先生為非政府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主任,於2006年5月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致力向公眾人士提供有關環境的基本資料,讓公眾人士得以參與討論解決環境問題的議題。

馬軍先生指出:「水污染網站旨在向公眾提供水污染的全面資料。如果公眾沒有這些資料,且無法取得有關環境問題的數據,又怎會知道可於何時參與呢?環境保護需要大家的參與;大家若對環境有多些了解,並捍衛本身的環境利益,最終定能保護環境。」

該 網站於2006年推出,提供中國各城市水質的資料,並列出中國4700多間導致水質污染的公司,當中不乏跨國公司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公眾對水質問題的 認識增加,便可一同促請有關公司改善它們的排污情況。馬軍先生的網站不但引起公眾、當地和海外傳媒以及外國公司和政客的廣泛關注,甚至得到中國政府的認 同。中國政府近期積極執行污染條例,並依法檢舉違例者。

而在香港,水質污染正嚴重危害我們的生態系統。過去20年間,隨著香港和深圳不斷在近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沿岸進行市區發展,有關地區的生態價值亦持續下降。

因此,許多棲居后海灣的動物,如魚類、蝦類和濕地寄生蟲、蟹類和貝類,在無法忍受該地區的高養份和低氧氣水平的情況下,其多樣性和數量均有所下跌。本會米埔保護區主任施百納先生指出:「食物供應下降,令在后海灣越冬的水鳥數目減少。」

雖然香港和深圳政府均採取措施,嘗試減輕后海灣所面臨的污染,但有關措施並不足以減輕污染並使后海灣恢復過來。

要使后海灣的污染情況有所改善,則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並且讓公眾獲得香港和深圳政府所持有關海灣「健康」的數據。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