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施政報告讓香港環境與市民健康持續面對風險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於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香港將「…牽頭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表示鼓舞,然而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解決香港空氣污染的政策,卻延續特區政 府一貫互不協調和零碎的模式,導致香港市民的健康在可見的未來繼續受到嚴重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於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香港將「…牽頭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表示鼓舞,然而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解決香港空氣污染的政策,卻延續特區政 府一貫互不協調和零碎的模式,導致香港市民的健康在可見的未來繼續受到嚴重威脅。本會對於本年的施政報告缺乏完整的保育方案深表失望,並認為香港自然環境 的未來存在頗大危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行政總裁龐毅理先生表示:「最可悲的是特區政府繼續視保護自然環境為只有綠色團體才重視的次要課題,但事實卻不然!我們關注的是香 港市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質素,期望市民能擁有清新的空氣,健康、無污染且資源豐富的海洋,以及生機處處的郊野地區,令我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取得協調。」

本會會氣候轉變項目主管宋利民表示:「每年空氣污染導致2,000名香港人過早死亡,曾特首的施政報告並沒就潔淨空氣制定時間表,未能回應世衛定出的新指引,表示香港人在可見將來仍然要活在危害健康的環境中。」

雖然報告建議撥款32億元,向污染空氣的舊式柴油商業車輛的車主提供換車優惠,並寬減低排放量車輛的首次登記稅30%,這些個別的良好措施雖然值得鼓勵,然而其所減少的排放量並未能保障公眾健康。1

政府堅持給予環保署18個月的時間進行諮詢,再評論世衛最近定下的準則。宋利民認為:「以現時的速度,最快也要於2009年方可落實新標準。本會呼籲政府加快步伐,採納世衛修訂的全新空氣質素標準,並制訂完善計劃,於2007年7月落實執行。」

本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梁士倫博士表示:「我們歡迎政府制訂減少汽車排放的措施,然而香港對拯救海洋環境行動的需要同樣迫切,包括實施符合可持續原則的漁業 管理方案,以及完整發展全面的保育政策,包括設立最近由鄉議局和包括本會的環保團體建議的保育基金。若香港真的希望『牽頭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必須採取 上述行動。」

龐毅理 先生總結:「特區政府在環境保育政策的用語極具啟發性:『我們鼓勵自願參與』(藍天行動);『就立法諮詢公眾意見』(停車熄匙的新法例);『展開研 究』(更換老化機電設備)『為達到理想效果,同時盡量減輕負影響,我們應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徵收排污費』(污者自付)。可惜的是,今天的施政報告卻側重策 劃,缺乏實際行動。」

1 特區政府期望換車計劃能減少一成的氧化氮物排放及18%的懸浮粒子排放;然而2005年的數據顯示,在部份日子香港的路邊污染程度分別超越2006年世衛標準140%及275% (南華早報, WHO raises the stakes in quest for clean air, 2006年10月6日)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