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署反對填海 WWF籲以「棕地優先」政策增加土地供應



發表日期 19 September 2018
WWF及地球之友代表與一眾義工穿上各種本地野生生物的服飾(黃唇魚、海豚、黑臉琵鷺、馬蹄蟹)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合照
[左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洪藹誠博士
WWF及地球之友代表與一眾義工穿上各種本地野生生物的服飾(黃唇魚、海豚、黑臉琵鷺、馬蹄蟹)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合照 [左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洪藹誠博士
© WWF-Hong Kong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今早聯同一眾持份者向政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遞交請願信。WWF認為在處理房屋問題時,填海應為最後一著,政府應採取「棕地優先」政策,保護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表示:「香港的自然生境以及生物十分脆弱,而發展郊野公園或是填海均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因此,我們不應發展這些生態敏感地區或是未知生態價值的水域。現時尚有其他可即時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案,例如棕地。」
 
「專責小組」於今早展開特別會議,就香港土地供應規劃聽取公眾意見。WWF代表連同義工以本地野生動物的造型到場,向政府遞交意見書,以及由2,317位香地市民聯署的請願信(見附錄1),以為野生生物發聲,並促請政府應優先善用已有交通設備或基礎建設的棕地解決本地短期住屋問題,避免犠牲本港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WWF與綠色和平及香港地球之友代表亦呈上一封由21個關注填海的團體﹑包括漁民組織、龍鼓灘居民、保育團體及海上康樂業界等的聯署信(見附錄2)。請願信及聯署信由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先生接收。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亦指出:「填海將會對天然海岸線和棲息地造成破壞,不但會影響魚類產卵及生長,也會危及本地標誌性物種如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等。現時政府對本地水域欠缺完善規劃,使其難以在保育及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有見及此,本會於現階段強烈反對填海。」
WWF及地球之友代表與一眾義工穿上各種本地野生生物的服飾(黃唇魚、海豚、黑臉琵鷺、馬蹄蟹)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合照
[左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洪藹誠博士
WWF及地球之友代表與一眾義工穿上各種本地野生生物的服飾(黃唇魚、海豚、黑臉琵鷺、馬蹄蟹)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合照 [左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陳頌鳴﹑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洪藹誠博士
© WWF-Hong Kong Enlarge
WWF意見書、2,317份公眾聯署及21個反對填海聯署團體聯署信
WWF意見書、2,317份公眾聯署及21個反對填海聯署團體聯署信
© WWF-Hong Kong En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