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就可持續發展教育,我們可談什麼?

教師、學者、社會科學、應用劇場達人的對話! 過去30年,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不斷演變,由最初單純到戶外考察,到近年全球興起的跨學科STEM和STEAM學習。與此同時,教育局及不同組織都致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並滲入很多跨界別元素。今年5月7日,教育局及推行環境教育的一眾機構將攜手舉行座談會,並邀得不同界別的專家學者對談,探討可持續發展與價值觀教育的關連、教育的可能性與實踐要素。身為合辦機構之一,WWF看見社會對不同組織共同推動本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需要愈來愈大。我們的教育總監Yamme梁恩銘和教育經理Angela林嘉琪作為這次座談會的一份子,也有不少體會。

教師、學者、社會科學、應用劇場達人的對話!
 
過去30年,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不斷演變,由最初單純到戶外考察,到近年全球興起的跨學科STEM和STEAM學習。與此同時,教育局及不同組織都致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並滲入很多跨界別元素。今年5月7日,教育局及推行環境教育的一眾機構將攜手舉行座談會,並邀得不同界別的專家學者對談,探討可持續發展與價值觀教育的關連、教育的可能性與實踐要素。身為合辦機構之一,WWF看見社會對不同組織共同推動本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需要愈來愈大。我們的教育總監Yamme梁恩銘和教育經理Angela林嘉琪作為這次座談會的一份子,也有不少體會。
 
過去十多年,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有什麼轉變?
Yamme:Y
Angela:A

Y:十多年前我們主要把學生帶到戶外,讓他們在戶外環境學習,觀察和認識不同生物,這些大都集中在知識層面上。現今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甚至會關係到學生的心理轉變,例如有研究發現讓小朋友多到戶外學習,他們的壓力會相應降低。

A:就我們多年與教師接觸的經驗,教師們都相當關注環境教育對學生身心的益處。畢竟,他們都明白學生現時面對的學習壓力,亦願意多帶學生到戶外「抖抖氣」。

Y:當然,香港學生的學習節奏近十年愈來愈緊湊,教師們除帶學生稍稍離開校園到戶外學習外,亦會主動加添STEM等元素,或將環境議題放入常識科、地理科、通識科等專題研習內容。我們的戶外教育主題和教學手法亦隨學界的需要不斷演化,已經不再是一位教育主任的單向式講論,好像加入劇場教育,就是其中一種更能鼓勵學生有效反思的教育方法。

A:其實說到底,帶學生到戶外學習不難。不過要引導他們積極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由心理主導行為,這樣我們的保育工作才能更實在。
 
根據過往經驗,你們認為教師們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時可以多加注意什麼?
Y:我相信不能忽略的,是要認清我們所教育的對象實在是年青人─一班正在建立自己、價值觀不斷被塑造的人。我們應該要想一想,如何能善用環境幫助他們成長?或是說,大自然如何默默地為人類上寶貴的一課?

A:是的,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光譜下,同一個議題也可能有多個切入點及手法。以即棄塑膠及海洋垃圾為例,喜歡戶外的學生,大可以參加風災後的淨灘活動;關注社會議題學生,則可以在市區進行街訪,了解市民及食肆東主對取締即棄塑膠餐具的意見。這些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既令年青人感受環境與人文的密切關聯,又能令年青人更認識自己,訓練自信。

Y:或者坊間太多人認為「生涯規劃=教你搵工」,但我認為可持續發展教育對生涯規劃的貢獻,是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有限(相對於大自然的浩瀚)和無限(能為地球做的事)。
 
座談會於5月7日舉行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將聯同長春社、綠色力量、香港觀鳥會、香港海洋公園學院、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於5月7日舉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座談會及戶外工作坊」,目標包括:
·      認識可持續發展教育、價值觀教育及生命教育之關聯。
·      透過個案分享,了解如何以「環境」為教學主題,設計生物多樣性教育活動。
·      體驗戶外活動的正面影響。
 
當天上午為室內座談會,分享嘉賓包括來自教育社會科學及應用戲劇教育專家學者,亦邀請到兩位教師與我們分享於學校實踐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例與經驗。6個機構則在下午分別帶領不同戶外活動,讓參加者認識不同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學手法。
 
歡迎所有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的教師及校長報名參加,完成後教師可獲持續專業發展時數5小時。詳情及報名可參考教育局培訓行事曆
© WWF-Hong Kong
可持續發展教育座談會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