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Our News
高山上的「金剛」----- 山地大猩猩
外國電影《金剛》裡的主角大猩猩看似兇殘成性,而且皮粗肉厚,刀槍不入,像是生人勿近。不過現實中,大猩猩卻與人類甚有淵緣,除黑猩猩和矮黑猩猩外,大猩猩是跟我們最相近的物種,是我們的近親之一。大猩猩有2個品種︰東部大猩猩和西部大猩猩。每個品種各自分為2個亞種。牠們與其他物種一樣十分脆弱,四個亞種當中,有三個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級別,山地大猩猩就是其中例子。
山地大猩猩主要在海拔2,500至4,000米的山地森林和竹林生活,現時有兩大族群:一群棲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和烏干達邊境的維龍加山脈;另一群則在烏干達的布溫迪國家公園。牠們在白天活動,由於需要大量食物,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牠們也是群居的動物,每個族群多數由一隻成年的雄性、三隻成年的雌性和四至五隻幼猩猩組成。牠們的「地盤」會出現重疊的情況,發生糾紛時,雄性領袖一般會放棄領土來保護族裡的同伴。
至1902年被發現,山地大猩猩的生命一直受各種人為活動威脅,曾有人擔心這個物種會在20世紀內絕種。雖然牠們有幸存活至今,但全球的數目只剩下約700隻。山地大猩猩數目銳減的主要原因是失去生境地,有超過10萬人正居住在牠們生活的地方,這些居民需要農地耕種和放牧,所以把樹木砍伐,加上非法砍伐,山林的面積便逐漸減少。另外有很多山地大猩猩也死於早前非洲國家發生的內戰,曾有大量盧旺達的難民逃到維龍加國家公園附近,為生火而砍伐樹木,又捕殺棲息在該地的大猩猩。一般獵人除了會殺死大猩猩來充飢,也會視牠們為戰利品而進行捕殺。
三十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一直致力拯救極危的山地大猩猩及其生境地,進行不同的研究工作,亦為各保育區提供支援;本會更與其他保育團體一同推出國際大猩猩保育計劃,努力令山地大猩猩的數目能夠回升。香港雖然離非洲很遠,但我們消費時一個簡單的決定,就能幫助山地大猩猩繼續存活!要為保育牠們的生境地出一分力,我們應購買經林業管理公會( FSC )認證的木材產品,打擊非法伐林活動,為大猩猩保存安樂窩,也為自己、為孩子保留美好的自然環境。
山地大猩猩小檔案
外貌
山地大猩猩的顎、牙齒及毛髮比其他品種的大猩猩長,毛色也較黑,但手臂較短。牠們多生活在陸地上,所以雙腳較像人類的腳。成年的雄性背部和臀部會長出一束灰色或銀色的毛。
糧食
山地大猩猩主要是草食性,每天會吃大量植物的莖部、竹筍、水果,有時會吃樹皮和細小的無脊椎動物。
繁殖
山地大猩猩沒有交配的季節,雌性一般會主動要求交配。猩猩嬰兒出生後首幾個月由母親照顧,並會騎在母親的背上。
本文曾刊於 <milkb>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