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冬裝不再

踏入08年,香港持續寒冷,因為家住新界,有一陣子每天起來家中溫度就只有5-6度,一下子,我以為氣候變化要帶走的的冬天又回來了。

踏入08年,香港持續寒冷,因為家住新界,有一陣子每天起來家中溫度就只有5-6度,一下子,我以為氣候變化要帶走的的冬天又回來了。

想想,上一次感到如此真實的寒冬,原來已經是小學的事,那時就讀上午校 (現在都已經是全日制了罷),大清早,母親開了油制式暖爐,在地上放一條厚毛巾,就把我拉下床,啡色雞仔嘜羊毛底衫、校服絨裙、深藍色棉襖一件件往身上披。待冷頸巾、冷手襪都穿戴好了,出門時天還是黑黑的,說話時一團團霧氣不自主的自口腔噴出,像極漫畫中的speech bubbles。

因為冷,自然想到穿衣,搜遍家中衣櫃,才發現原來已經沒什麼厚衣物了,所謂的大褸,也抵不了十度以下的寒流。其實這也沒什麼好驚奇的,因為不止香港,環顧全世界,冬裝,早已跟隨全球暖化的趨勢而改變。

我們談時裝,一般都分春夏、秋冬兩季。過去,說得上冬裝的,總是充斥覑毛皮、皮革、厚絨與夾棉,款式也是長袖具多 (高領就未必,因為再冷也要性感)。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人頭湧湧的秋冬時裝展,總不見東南亞媒體的身影,因為冬裝跟他們實在扯不上關係。

近幾年,情況是變了。

剛在米蘭、巴黎舉行的08女裝秋冬時裝展中,模特兒一雙雙手臂外露,吊帶短袖短裙充斥天橋,衣衫披披搭搭其實都是薄薄的,令人以為看的是春夏。當然,毛皮大衣還是有的,想世界也總有會下雪的地方,但毛皮更多是在衣袖衣領上,為點綴為款式多於一切。

其實看時裝天橋還是不可靠,看銷售才是真的。這幾年,各大時裝品牌大力吹捧pre-collection,即在正式的秋冬季前推出的合時秋裝,這些適合15-20度左右穿的衣服,據說在這幾年間突然大賣,因為不少人認為這些pre-collection比相對還是厚重的秋冬裝更能穿合穿。而另一方面,一些傳統以皮革皮草成名的品牌如Fendi,這些年來就不斷研究,令毛皮衣料更輕薄,更能附合愈來愈溫暖的氣候,務求令品牌自身不致與冬天一起消逝。事實上,在08的春夏季,不少品牌就已經嚐試把薄如蟬翼的皮革運用在春裝上。

據說,因為香港早前變冷,近年在季尾總是乏人問津價格一減再減的厚大衣一時之間被搶購一空。但冬天就像舊時代那些「行船」的男兒,沒錯08年初是回來了一徜,但展望未來是出門時間日多,回來時刻日少。時裝界比誰都現實,看冬裝不再,我們就應該知道,冬天不再,早已不是紙上預言。時裝界除了為自家品牌求變之餘,更重要是同時身體力行支持環保。各良心品牌有何對策?下回分解。

作者 : anonymous 留言時間 : 2009-12-18 18:31:37
內容: TEST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