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entral Asi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Our News
拯救緬甸長臂猿
提到野生生物面臨的威脅,大家可能會立即想到捕獵、棲息地消失與氣候變化 ─ 而非新建電纜。可是,對於緬甸小部分白掌長臂猿來說,一個旨在為當地最偏僻的村落輸送電力的項目卻足以令牠們絕種。
白臂長臂猿(學名:Hylobates lar)體型細小,在印尼、馬來西亞、老撾、泰國及緬甸的熱帶雨林生活。牠們在白晝較活躍,日間主要在森林的樹冠之間穿梭,以搜尋生果、樹葉和花蕾為食物,故很少在地面行動。
長臂猿屬瀕危動物,牠們面對的主要威脅是過度伐林,其次是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帶來的盜獵問題。然而,在一個位於泰緬邊境內Dawna Tenasserim Landscape(DTL)的農村小鎮,當地村民與長臂猿和平共處已有數十年。他們不但從未捕獵長臂猿,村內更流傳着長臂猿通知村民有敵軍入侵的民間故事。因此,當看見長臂猿握着新建電纜搖擺時,村民都十分擔憂。
緬甸政府最近在偏遠地區興建電纜,為這些地區提供電力。不過,這些電纜並沒有絕緣體包裹,動物一旦觸碰到電纜,有可能觸電。現時電纜並未正式運作,但在供電後很多長臂猿將可能因誤觸非絕緣電纜而死亡。DTL的長臂猿數目現約有50隻,這些電纜事故很可能威脅到當地族群的存活。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近與當地村民及電纜公司合作,開展了一個耗資28,000美元的計劃,為DTL其中一個村落安裝長達1.6公里的絕緣電纜。然而,其他新興建的電纜對緬甸長臂猿的威脅仍然十分嚴峻。有見及此,我們希望這個村子可以作為先例,帶出保育野生生物及為有急切需要人士供電兩者是可以共存。如果要在其他村落興建絕緣電纜,我們便需要更多資金。你的支持對我們十分重要。
你在長臂猿眾籌網頁所捐的款項將支持不同項目,包括為長臂猿出沒地帶的電纜包裹絕緣體、修剪樹木以令長臂猿更難接觸電纜,以及培訓當地保育人員監察長臂猿的活動。DTL的村民與白掌長臂猿共處數十載,有你的支持,他們才能繼續相伴。因此,你的捐款對牠們十分重要,請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