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指出香港出售的象牙製品數量居世界之首 WWF 與 Save the Elephants 呼籲政府立法保護受威脅大象

發表日期 16 July 2015
WWF與Save the Elephants呼籲政府立法保護瀕危大象
© WWF-Hong Kong
根據「拯救大象」(Save the Elephants)最新發表的報告,香港展出以供零售的象牙製品數量遠超世上其他城市(包括中美城市)。機構最近調查了72間位於香港主要遊客區的店舖,發現共有30,856件象牙製品出售 。
 
首飾是最常見的象牙產品,佔出售產品總數達57%,緊隨其後的是小型雕像,佔出售製品總數的31%。兩項產品的共通點為體積細小、易於收藏及運輸。報告亦發現本港九成以上的象牙製品都是由中國大陸遊客購買。
 
本港商人聲稱其售賣的象牙製品均為合法,因為原料乃源自一批於1990年前已進口本地的象牙儲備而當時進口象牙仍屬合法。漁農自然護理署登記數字顯示,該批象牙儲備現存大約111.3 公噸。這批象牙儲備的數量在過去四年都沒有顯著下跌,然而根據報告,現時本港的象牙貿易十分暢旺。此情況反映出一個疑問,到底商人有否確實使用合法的象牙原料來製作和出售產品。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主任(野生動物罪行)勞敏惠表示:「非洲的大象數目持續下降,現已下降至令人憂慮的水平。香港急需制定一個確實的方案及時間表,嚴格控制象牙加工和貿易,直到買賣完全停止。另一方面,社會應投放更多資源進行調查及執行取締方案。」
 
「拯救大象」的代表Resson Kantai Duff亦表示:「目前本會正在前線努力,對抗大象捕獵者及販賣象牙的人。此場戰役的致勝之道,在於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亦向象牙說不。香港作為象牙貿易的一個重要地區,理應加強監管及執法。」
 
是次報告名為《香港的象牙 –零售量雄踞全球》(Hong Kong’s Ivory – More Items for Sale than in An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內容根據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進行的調查而撰寫。當中的數據是從出售象牙及長毛象製品的零售店舖及批發商而來,該些店舖及批發商大多位於九龍和港島的主要遊客區。
 
最新的數據顯示,非洲大象的數量由1900年代早期的三百萬至五百萬隻,大幅減少至現今的約五十萬隻。每年,至少超過 30,000 隻大象因其象牙而被獵殺,以滿足亞洲地區對象牙的需求。
WWF與Save the Elephants呼籲政府立法保護瀕危大象
© WWF-Hong Kong Enlarge
泰國出售的象牙製品
© WWF / James Morgan Enlarge
馬來西亞查獲非洲象牙
© Elizabeth John / TRAFFIC En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