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最新《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過去50年來年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平均銳減73%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發布的2024《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過去50年間(1970-2020),監測數據顯示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平均銳減73%,並警告全球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對人類命運構成重大威脅,未來五年各界需要攜手力挽狂瀾,共同應對氣候及自然雙重危機。地球生命力指數由倫敦動物學會提供,於1970-2020年間監察全球5,495個野生物種近35,000個種群的數量變化趨勢。結果顯示淡水生物種群數量跌幅最為嚴重,達85%,其次是陸地及海洋生物,分別達69%及56%。以地域而言,種群數量下跌最嚴重的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達令人擔憂的95%,其次是非洲(76%)以及亞太地區(60%)。總體上對野生動物最大的威脅是人類糧食系統引致的棲息地退化及喪失,其次為過度利用、入侵物種及疾病。而特定地區更面對額外威脅,如氣候變化令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動物種群平均銳減95%。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表示:「種群數量銳減會損害生態系統的抗逆力,並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如糧食供應及穩定氣候等功能。自然損失及氣候變化兩項危機環環相扣,對野生動物及生態系統的影響已瀕臨極限,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系統將會遭到損害,影響社會穩定,形勢岌岌可危。香港擁有多元化的生境及野生生物,我們必須保護這些珍貴資源。我們應善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作為解決環境、社會及經濟挑戰,同時締造可持續而具韌性的良方。這亦展示自然保育對人類福祉及可持續發展舉足輕重。」
各國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定下目標,包括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制止及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按《巴黎協定》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內,以及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消除貧窮並確保人類福祉等。然而各國地的承諾程度及實際行動,仍遠低於實現 2030 年目標所需,難以扭轉環境持續惡化的劣勢。
報告指出,要在全球目標上取得實際進展,唯一方法是通過改革我們的能源、糧食和金融系統來解決氣候變化和自然損失。同時,我們必須擴大有效和富包容性的保育行動,考慮原住民和當地社區的權利、需求和價值觀。
今年舉行的國際生物多樣性(COP16)和氣候(COP29)峰會,是各國協同尋找應對挑戰方法的大好機會。WWF呼籲各國制定和實施更進取的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NBSAP)及國家氣候行動計劃(NDCs),包括採取措施減少過度消費,遏止和扭轉國內外生物多樣性損失,並減少排放。WWF敦促香港政府積極行動貢獻全球目標,保護更多濕地及海域,釋放更多公共和私人資金促成大規模行動,達至國家及本地的氣候、自然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和行動。政府和企業都應迅速應變,消除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產生負面影響的項目,並將資金從有害活動轉向有助實現全球目標的舉措。
要令香港成爲一個宜居宜業的可持續大都市,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呼籲本港政府制定多項重要措施,包括全港性濕地保育策略、量化香港的海洋生態系統服務以制定整全的海洋管理規劃、加強打擊本地野生動植物有關罪行、加快推行減排措施,以及在城市規劃中採納NbS概念。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行政總裁黃碧茵指出:「儘管我們已有全球協議和解決方案,可以讓自然界在2030年前走上復原之路,但到目前為止,實施進展緩慢,亦缺乏迫切性。未來五年所做的決定和採取的行動,將對地球生命的未來至關重要。現在我們需要積極行動,全面採納以 NbS應對氣候變化和天災等社會挑戰,同時提升市民福祉及優化生物多樣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