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合作項目
米埔的濕地管理經驗一直被其他地方借鑒。透過指導和協助中國內地的重要濕地制定管理策略、恢復鳥類生境和開展社區共管及環境教育工作,這些重要濕地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本會期望透過與不同保護區合作,為中國內地更多濕地建立良好的保育模式。
2012-2017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作為東亞—澳大拉西亞遷飛路線的中途站,閩江河口濕地是超過5萬隻水鳥的家,當中包括14種全球受脅鳥種如屬極度瀕危品種的中華鳳頭燕鷗 (Thalasseus bernsteini) 和勺咀鷸 (Eurynorhynchus pygmeus)。
本會目前為閩江口保護區提供不同的管理指引及支援,包括濕地管理、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教育項目。
了解更多
2005-2010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漳江口保護區的天然紅樹林面積為福建省最大,具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項目成果:
· 潮漲棲息地的修建令水鳥數目增加12倍;
· 通過吸引當地人從蟶子的灘塗養殖改為池塘養殖以及引進毒性較低的殺蟲劑,減少灘塗養殖對水鳥的負面影響;
· 於11所當地學校舉辦教育活動,超過3,600名師生參與,及
· 保護區於2008年2月2日被列入為國際重要濕地
了解更多
2006-2012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該地為超過2萬隻遷徙水鳥的越冬點,包括罕有的卷羽鵜鶘 (Pelecanus crispus)、紫水雞 (Porphyrio porphyrio)、小青腳鷸 (Tringa guttifer)和黑臉琵鹭 (Platalea minor)。
項目成果:
· 2009年1月的水鳥數目錄得超過60,000隻
· 證明傳統基圍的水產養殖方法更有利可圖,令當地養殖戶願意保留讓水鳥受惠的傳統養殖方法
· 來自當地六間夥伴學校的超過3,400名學生參與項目的教育活動
· 海豐濕地於2008年2月2日被列入為國際重要濕地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