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候鳥遷徙
© Roger Lee

候鳥在連接生態系統和保持自然生態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多年來,遷飛路線沿線的候鳥數量持續下降,突顯出了解及保護其重要棲息地的急切性。因此,我們集合了設計小組及行動小組研究、 復育棲息地及教育公眾了解候鳥遷徙,提升他們對保護鳥類渡冬及中轉地的意識。   

項目:

候鳥衛星追蹤研究項目

候鳥衛星追蹤研究項目
© Kevin Lok
   

米埔及內后海灣位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的中心,這個遷飛區每年為5千萬隻遷徙水鳥提供歇息和補給的中途站。我們需要收集更多數據以了解遷徙水鳥的遷飛路線,以制定有效的跨地區保育策略。

因此,WWF香港觀⿃會香港水鳥環誌小組合作為水鳥戴上衛星追蹤裝置及腳旗 。我們於第一年對10隻水鳥進行研究,包括1隻白腰杓鷸、1隻小青腳鷸及8隻黑尾塍鷸。

物種
腳旗編號
名字
黑尾塍鷸
A0
搖搖 Yiu Yiu
A1
阿籃 Ah Nam
A2
順風二 Windy
A4
福田君 Futian Kwan
A5
飛天五 High5
A6
有望 A Look
A7
七師傅 Master 7
A8
米子八 Mai Chi
白腰杓鷸
C1
C君 C Kwan
小青腳鷸
D1
小青 Siu Ching


實時了解候鳥遷徙路徑: 按此連結
(開啟右邊的選單 > 在「Filter birds」中挑選「By project」> 剔除其他項目直至只剩下「WWF-Hong Kong migratory bird tracking」> 點一下雀鳥名字以了解個別的飛行路線)

為了應對即將展開的北部都會區發展,我們將收集更多雀鳥在本地移動的數據,以提出可行的保育策略。

候鳥遷徙教育設計小組

候鳥遷徙教育設計小組
© WWF-Hong Kong
   

教育設計小組已於2021年10月完成招募。經過米埔實地考察日及教材設計工作坊,參加者對候鳥、衛星追蹤研究有更多認識,及後他們分成三個小隊撰寫及實現不同計劃。

第一組:
收集已環誌雀鳥的數據對於了解雀鳥行為非常重要。小隊因而嘗試利用iNaturalist設立專門上載環誌雀鳥消息的分享平台,專業鳥類攝影大師可於平台報告雀鳥行蹤,讓研究人員更易掌握情報!他們還打算把平台發展成獎賞計劃,吸引更多鳥攝人士的關注。

《環環相扣 趣誌之影》環誌雀鳥分享平台 (測試版本):按此進入

第二組:
年輕人偏向使用社交媒體接收資訊,於是小隊創作有趣的 Instagram 圖文,讓大眾通過圖像深入淺出地認識雀鳥環誌及候鳥遷飛路線 ,繼而提升他們對保護鳥類越冬及中轉地的意識。

 

第三組:
隊員認為候鳥遷飛的教育可由小學生開始,再延伸至其家庭。針對這目標受眾,隊員創作了一系列故事來提高教材的趣味及互動性,包括城市定向遊戲、遷徙勺嘴鹬的漫畫、線上互動虛擬遊戲等。

作品即將完成!


參加者感想

你們的想法從何而來?

第一組 Jacky:
我們小組的想法是為香港涉禽環誌建立一個 iNaturalist的報告平台,因現時平台對新手來說不易上手而且不太吸引。
我們很快提出了一項將其與公民科學相結合的計劃。業餘和專業雀鳥攝影師都可以將捕捉到環誌涉禽的照片上傳到新平台我們更會每個鳥季公佈上傳得最多合規格相片的頭3名觀察者。

第二組 Joyce:
我們的項目分為三個部分,包括Instagram 內容撰寫、平面設計和Google 表格設計,以提高公眾對候鳥環誌系統的認識,從而吸引他們報告環誌雀鳥的行蹤。

 

第三組 Laughing:
由於大部分的隊員都與環境教育有關,因此我們嘗試設計與候鳥遷徒有關的教材。我們以 《LoLo飛行手記》的故事和經歷作藍本,思考出一套全新網上學習教材。此教材除了以漫畫的形式講述候鳥的飛行路線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亦以互動形式完成合作類型的挑戰,令我們所設計的活動更適合小學生和初中生。

請跟我們分享一件你覺得關於候鳥最有趣的知識!

第一組 Jacky:
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水鳥和涉禽之間的區別,我們的小組在為項目改名時對此十分躊躇。 然後,我們發現水鳥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術語,涵蓋海鳥、涉禽、水禽等,而我們的計劃只涵蓋濱鳥(例如鷸、鷸、鷸等),因此涉禽一詞能更為準確。

第二組 Joyce:
紅腹濱鷸的案例研究幫助我們認識環誌系統如何幫助保護濕地,鳥類環誌讓科學家了解紅腹濱鷸的遷徙路徑,這些數據促進了各界對渤海灣這個生態價值極高的南浦濕地的討論。

 

第三組 Laughing:
在整理資料的時候,我真的沒想到勺嘴鷸在遷徙過程中會遇到這麼多挑戰,甚至在繁殖地及渡冬地需進食不同的食物,在繁殖地,他們會進食各種無脊椎的幼蟲和成蟲,尤其是蠓、蚊子、蒼蠅、甲蟲和蜘蛛等,而在渡冬地,他們會進食多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包括多毛類蠕蟲和蝦。

菱的突破

菱的突破
© Yuen Long Merchants Association Secondary School
   

水雉曾是一種在香港繁殖的鳥類,並偶爾有在香港過冬的記錄。可惜由於棲息地減少,他們現在只會偶爾在秋季遷徙時路過香港。

WWF希望透過此活動將青年和企業義工聚集,共同參與恢復水雉棲息地的試驗工作。 通過種植菱角,這種漂浮性水生植物便可以編織成為水雉及其他鳥類的棲息地。

此活動邀請了三所學校(天主教培聖中學、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及元朗商會中學) 加入我們的培育菱角團隊。 學生於 2022 年 9 月開始於學校培苖,於11、12月幼苖成形後,便把它們移植到米埔濕地繼續生長。 另外,我們希望透過同學們密切監測菱角生長所得來的數據,有助於未來更有效地種植水生植物。

現時,部份學生培育和匯豐銀行的義工幫忙移植的菱角已於米埔自然保護區內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甚至成功培育到第二代的菱角種子!這使保護區內的菱角能夠持續生長,以維持我們的研究,並將實驗擴展到香港其他的濕地,為製造適合水雉棲息的生境踏出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