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entral Asi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Our News
讓學生從多角度學習
學習是一個終生的過程,當我們在談及從環境中學習的時候,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希望達到的,一是種能帶來態度、價值與行為轉變的教育。
此教育計劃源於美國,在一個當地的環境教育機構支援下,近年亦在台灣一個濕地公園中進行,向社會上不同階層加以推廣珍惜水資源的保育信息。此教育計劃主要對象為幼稚園到高中學生,學生不單學習有關水資源的知識,計劃中更著重培養他們溝通、表達和領導的技巧。一直以來,「Project WET」都專注於為年青一代提供創新及第一身的學習經歷,在講授有關資源保育的同時,一併認識水資源有趣的一面。
計劃中亦有不少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由團體遊戲到小組活動,甚至參加者需運用全身去感受和體驗,活動設計者刻意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多角度地刺激學生對水資源保育的興趣,且逐步增加對此議題的認識。有些課堂中,學生需在戶外實地進行科學實驗,或是探討本地及全球水資源議題,亦可能會走到社區中進行服務工作。另外,計劃中亦包含一些體驗式學習,例如學生會親身到不同水域作抽樣研究,從而讓他們有一個深刻的學習經歷。
計劃自始希望讓學生建立一個對水資源既完整又廣闊的概念,因此課程內容包含多方面,如水的物理與化學、水質與水資源供應、水生生物與生態及水資源管理等。當然,課程的總綱,就是讓學生反思水資源與人類密不可分的相互關係。與傳統較為單向的教學法不同,計劃重視在互動學習中培育學生的批判思考和解難能力。這些能力在推動環境教育的發展尤其重要,因為唯有我們從小訓練學生敏銳於他們對水資源的使用,他們長大後才能成為惜用資源的新一代。
除此之外,水資源亦是一個很好的題材,讓學生於不同科目中學習,其中包括化學、物理、科學、歷史及文化學習等。身為WWF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將知識、經驗、情感與行動帶到日常生活中,並與學生共同努力建立一個人類和大自然可以和諧共存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