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世界自然基金會 2018 施政報告建議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有以下政策倡議,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制定其首份施政報告時作參考及採用,帶領香港成為亞洲最可持續的城市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有以下政策倡議,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制定其首份施政報告時作參考及採用,帶領香港成為亞洲最可持續的城市:

1. 2020 年前將 10%香港水域劃為海洋保護區,並禁止商業捕魚
於 2020 年前將 10%香港水域劃為海洋保護區,並於 2030 年前提升至 30%;禁止於東面水域三個現有的海岸公園(印洲塘、東平洲及海下灣)進行商業捕魚;設法令大灣區內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回升。

2. 打擊海洋垃圾問題
設法令海洋垃圾顯著減少,包括清理水底鬼網、設置沿岸垃圾收集及回收設施,以及實施膠樽「按樽」制以保證膠樽得以回收。

3. 淘汰本地象牙貿易,將非法野生物貿易列為嚴重罪行
儘快淘汰本地所有象牙貿易,加重相關刑罰至最高監禁 10 年,及將非法野生物貿易罪行納入《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附表 1。

4. 增加本地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
政府必須制訂目標,於 2030 前增加本地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佔整體發電量 10%;初置上網電價的設定應以將系統回本期降至 8 至 10 年為原則。政府內部亦須訂立可再生能源目標,廣泛地在政府大樓上安裝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系統。

5.提供誘因以確保所有新增車輛均是電動車
政府必須提供足夠誘因,以確保所有新增車輛均是電動車,並同時加設足夠的社區充電設施配合未來電動車的增長。

6. 提升家用、商用電器及建築物能源效益
電器產品需要更強的能源效益標籤,並且適用於商業電器;同時必須提升「綠建環評(BEAM Plus) 」建築評核能源效益的標準。
 
7. 優先發展棕地,保護鄉郊綠地
政府應牽頭分析香港土地使用情況,集中研究棕地和空置土地的發展潛力;在避免開發具生態及保育價值土地的情況下,制定合適的發展計劃以解決社會對房屋和其他方面的需求。

8. 成立法定自然保育信託基金
成立獨立於政府的法定自然保育信託基金,基金有相關法例作為法制的基礎。

9. 可持續大嶼山發展
將重要而未受保護的地點納入保育區系統 (包括西大嶼山水域、水口灣和大壕灣),並賦予相關部門於南大嶼執法以保障土地用途的權力。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