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無翅政策

香港交易所早前修訂了《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規定上市公司發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提供機會予公司制定多元化的環保政策,包括推行無翅政策。

香港交易所早前修訂了《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規定上市公司發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提供機會予公司制定多元化的環保政策,包括推行無翅政策。事實上,已有多間企業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的「向魚翅說不」企業承諾計劃,承諾不食用魚翅。而物流業如營運班輪服務的船公司,則可透過訂立禁運魚翅政策影響貿易。

WWF在2007年推出的「向魚翅說不」企業承諾計劃。直至目前為止,香港已經有超過206間公司,包括國際銀行、中小企及酒店如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等,參與員工數目逾10萬。
 
愈來愈多企業支持「向魚翅說不」企業承諾計劃的同時,香港和內地整體魚翅消耗量亦在近年呈下降的趨勢,而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提交《ESG報告》[1]更進一步反映企業需要重視其業務對生態和環境保育帶來的影響。

單單於2016年,進口香港的魚翅量高達5,774噸1,香港仍然是全球魚翅貿易的主要集散地2,反映了物流業在鯊魚保育方面的逼切性。2016年2月,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在其母公司的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公布禁運魚翅政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顯示其保育鯊魚的決心。東方海外的例子正正顯示了企業如何可透過執行無翅政策,積極保護我們的海洋。

很多鯊魚品種都是海洋的頂級掠食者3,對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發揮很大的作用4,其滅絕將會對食物鏈造成連鎖反應5。過度捕撈是鯊魚面對的最大威脅,而魚翅貿易便是驅使過度捕撈的原因之一。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鯊魚專家小組的研究顯示,過度捕撈令接近25%的鯊魚及相關物種面臨絕種威脅6。因此,企業應採取積極行動,向魚翅說不,保護育海洋。
 
根據WWF 2014年的飲食業魚翅供應調查顯示,65%的魚翅消費者來自個人層面,35%來自企業層面7。WWF相信,若更多企業能訂立無翅政策,將可減少這35%的魚翅消耗量,甚至能鼓勵其員工在個人層面亦能向魚翅說不。

如欲了解更多或支持鯊魚保育,可透過電郵shark@wwf.org.hk,與我們聯絡。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