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故事
-
海運業界積極配合執法,共同打擊非法野生生物貿易
-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危機迫在眉睫,香港須雙管齊下積極緩解
氣候轉變、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及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相繼舉行,港府應把握難得機會,共同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協 ...
-
除了海洋生態之外,「鬼網」還纏繞著什麼?
「鬼網」是香港十大常見海洋垃圾之一,指的是海洋中廢棄或遺失的漁具,包括漁網﹑漁籠﹑漁絲和漁鉤等。
-
永遠懷念莫雅頓教授 PhD, DSc, OBE, JP (1942 – 2021)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創會會員莫雅頓教授在2021年3 月28日於英國家中安詳辭世。本會對莫教授辭世深感哀痛,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
如何在中小學校園推動
「零即棄」?讓我們嘗試統計一下在學校校園內會使用的即棄物品:小食部的塑膠餐具、自動販賣機中各類型包裝飲品、外賣飯盒、洗手間的抹手紙、行政或教學用的紙張、節日裝飾⋯⋯這些物品大多在使用一次及很短時間後隨即被丟棄,不 ...
-
在禁拖網的香港,我們仍在食用拖網捕撈的海鮮
香港於2012年12月31日正式禁止具破壞性的拖網捕魚活動。但是,2019年在本地註冊的5,030艘漁船中,仍有22%在南中國海鄰近水域進行拖網捕魚,僱用超過10,100本地漁民。
-
新法例防止犬牙南極魚過度捕撈
你知道小鱗犬牙南極魚(Patagonian toothfish)、鱗頭犬牙南極魚(Antarctic toothfish)、裘氏鱷頭冰魚(mackerel ...
-
WWF就2020年《施政報告》提七建議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世界自然基金會相信政府可以牽頭對抗各種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並透過創新方法和綠色經濟讓大自然和人類在未來並存發展。 本會促請政府考慮實施以下七個需要政府政策領頭的建議。
-
聆聽青年領袖保育心聲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17年開展One Planet ...
-
歐洲鰻鱺:非法進口與極度瀕危物種
根據香港大學最近的DNA研究報告,香港超級市場售賣的鰻魚產品中,約45%為極度瀕危的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