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WWF新產品登場 膠樽、粟米齊變身 膠樽環保袋 粟米原子筆
家用完的膠水樽,甚至普通的粟米,搖身一變,都可成為你我生活中的綠色伙伴!
-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特區政府支持全球禁止北方藍鰭吞拿魚貿易
隨著多個國家承諾支持把北方藍鰭吞拿魚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下稱《公約》),以禁止北方藍鰭吞拿魚貿易,世界自然基金會現促請香港特區政府,以及締約國之一的中國中央政府,響應世界呼籲,支持是 ...
-
關注氣候變化 別等政府出手 世界自然基金會 尋找氣候tracker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對的最大危機
-
港府要立即增設更多海岸公園作為預防措施 以保護中華白海豚因港珠澳大橋興建而喪失生境地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天重申,政府必須在興建港珠澳大橋(下稱:大橋)前增設海岸公園以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重要家園
-
世界自然基金會米埔自然保護區再添「另類」保育員-水牛 水牛濕地管理 有助生態保育兼提供經濟效益
世界自然基金會推行水牛濕地管理研究計劃第二階段,透過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從貝澳引入一隻雄性水牛到米埔自然保護區
-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飲食業攜手拯救瀕危的藍鰭吞拿魚
藍鰭吞拿魚的瀕危狀況於國際間已引起關注,世界自然基金會亦於香港展開保育行動,呼籲飲食業承諾停止供應藍鰭吞拿魚
-
保育漁塘濕地、養魚戶有新機遇、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魚類 「綠魚兒計劃」對本港漁業、環境及普羅大眾締造三贏
養魚戶如何在 「夕陽西照」的逆景中,開闢蹊徑?
-
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出本港首個低碳辦公室計劃 五間企業率先參與 實踐低碳措施 對抗氣候變化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推出低碳辦公室計劃* (Low-carbon Office Operation Programme - LOOP),已有五間領航公司參與
-
中國罕見雀鳥品種大石(行鳥)首度「訪港」現身米埔自然保護區
中國罕見雀鳥品種「大石(行鳥) 」,在米埔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
-
世界自然基金會米埔自然保護區新推活動 暑期活動環保之選:去米埔做「濕地人」
正為安排暑期活動煩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