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本港首個民間關注氣候變化聯盟成立
世界自然基金會、綠色和平及樂施會首度在香港結盟,聯同12個本地民間組織成立本港首個回應氣候變化問題的民間聯合組織──香港對抗氣候變化聯盟(下稱:「聯盟」)
-
港珠澳大橋以中華白海豚的存活作實驗 港府要以防患未然準則作保育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天(20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擬建的港珠澳大橋(下稱「大橋」)對中華白海豚構成嚴重威脅,政府必須為此立即以防患未然準則採取措施,包括立即闢建大嶼山西面水域和大鴉洲為海岸公園、設立更多海岸 ...
-
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出「低碳製造計劃」珠三角足以每年減排7,400萬公噸二氧化碳 新計劃有助廠商節能、省錢及保護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推行的「低碳製造計劃」(LCMP),若獲全部於珠三角設廠的港商支持,估計每年能為區內工廠減少7,400萬公噸二氧化碳-- 這主要的溫室氣體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3600用電慢慢"碳"大賽」結果 呼籲港人開始低碳生活
比賽獲超過3,100個家庭參與
-
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一小時「一人一力量」攝影比賽 照片代表每個對抗氣候變化的訴求
大家還記得2009年3 月28日的晚上八時半至九時半,我們經歷了什麼嗎?
-
香港聯同全球表達對抗氣候變化訴求 約290萬港人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一小時2009」
用電量下降5%,碳排放減少170公噸
-
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出「低碳生活—電器選購指南」 鼓勵市民延續「地球一小時」使用低碳電器拯救氣候
世界自然基金會繼「地球一小時」成功向市民傳達對抗氣候變化的信息後,今日推出全港首個「低碳生活—電器選購指南」 ( 下稱「指南」 ) ,幫助消費者智選家電,減少個人碳排放量
-
三種新雀鳥現身后海灣
本港主要的雀鳥分類學家證實,在剛過去的冬季,有三個雀鳥品種包括鵰、雁及鴨在港首次被人發現
-
香港帶領亞洲為地球未來熄燈
香港人以行動表示關注地球未來!
-
香港與世界團結一致 以熄燈行動表達對抗氣候變化的訴求
今晚8時半,香港聯同全球另外4,000個城市及市鎮、88個國家,團結一致為地球的未來熄燈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