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香港就訂立強制實施的建築物能源效益標準踏出第一步 世界自然基金會及氣候變化商界論壇為此表歡迎
世界自然基金會及氣候變化商界論壇對政府能順應國際趨勢,建議透過強制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下稱「守則」),提高本港的能源效益和協助緩減氣候變化,表示歡迎
-
香港首個「海洋高峰會」為海洋尋找生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今主辦香港首個「海洋高峰會」,讓海洋愛好者、使用者和關心海洋的人士能聚首一堂,討論我們備受破壞的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威脅,以及探討解決方案
-
世界自然基金會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讓康復黑臉琵鷺放歸自然
一隻黑臉琵鷺早前因誤吞魚鉤及魚線而受傷,經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七周的治療及悉心照料後,受傷黑臉琵鷺現已完全康復並正準備於米埔自然保護區放歸自然重返鳥群
-
世界自然基金會揭示:蘇門答臘森林遭破壞 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物種滅絕問題惡化
蘇門答臘帕干巴魯(Pekanbaru):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同其他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將蘇門答臘其中一個省份的森林及泥炭沼澤改建成造紙木材及棕櫚油種植場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將超過荷蘭全國的排放,並 ...
-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政府不一致的禽流感及野鳥政策表示關注
米埔自然保護區在關閉21天後將於明天重開。米埔在2004年至2007年間,曾因為在保護區以外發現帶有H5N1的鳥屍而4次被要求關閉,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政府不一致的禽流感及野鳥政策表示深切關注
-
廣東濕地保育經驗分享─ 扶輪百周年紀念濕地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學及廣東省林業局合辦講座
-
新增環保條例及公眾監察促成中國更負責任的投資態度
香港─一份最新編製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新增的環保條例令相關問題的透明度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時亦增加了公眾的參與程度,情況將長遠地改變 在中國營商的條件
-
賽馬會匯豐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正式開幕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今日宣佈賽馬會匯豐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正式開幕,成為全球首個「海上教室」!
-
世界自然基金會開放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新建木橋和觀鳥屋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開放米埔自然保護區內一條新建的木橋和附設的觀鳥屋,讓參觀人士能更近距離觀賞亞洲其中一個最壯觀的候鳥遷徙景象
-
臨時關閉完結,世界自然基金會今重開米埔自然保護區
今天(2008年1月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歡迎政府宣佈重開米埔自然保護區,供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