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世界自然基金會揭示:蘇門答臘森林遭破壞 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物種滅絕問題惡化
蘇門答臘帕干巴魯(Pekanbaru):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同其他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將蘇門答臘其中一個省份的森林及泥炭沼澤改建成造紙木材及棕櫚油種植場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將超過荷蘭全國的排放,並 ...
-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政府不一致的禽流感及野鳥政策表示關注
米埔自然保護區在關閉21天後將於明天重開。米埔在2004年至2007年間,曾因為在保護區以外發現帶有H5N1的鳥屍而4次被要求關閉,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政府不一致的禽流感及野鳥政策表示深切關注
-
廣東濕地保育經驗分享─ 扶輪百周年紀念濕地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學及廣東省林業局合辦講座
-
新增環保條例及公眾監察促成中國更負責任的投資態度
香港─一份最新編製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新增的環保條例令相關問題的透明度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時亦增加了公眾的參與程度,情況將長遠地改變 在中國營商的條件
-
賽馬會匯豐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正式開幕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今日宣佈賽馬會匯豐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正式開幕,成為全球首個「海上教室」!
-
世界自然基金會開放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新建木橋和觀鳥屋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開放米埔自然保護區內一條新建的木橋和附設的觀鳥屋,讓參觀人士能更近距離觀賞亞洲其中一個最壯觀的候鳥遷徙景象
-
臨時關閉完結,世界自然基金會今重開米埔自然保護區
今天(2008年1月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歡迎政府宣佈重開米埔自然保護區,供市民參觀
-
米埔月內再發現新鳥類品種
米埔自然保護區繼於11月發現全球受威脅鳥種後,在一個月內再記錄到另一隻首次來港的冬季訪客──黑海番鴨Melanitta nigra (americana)
-
空氣污染網站揭示中國違規情況
北京一個全新網站披露,過去四年,國內錄得超過4000宗違反中國氣體排放標準的個案,當中一半在華南發生
-
米埔附近發現有野鳥對禽流感(H5N1)呈陽性反應 世界自然基金會暫時關閉自然保護區
鑑於近期在米埔附近發現一隻死去的野鳥帶有H5N1禽流感,世界自然基金會將由明日(12月14日,星期五)起關閉米埔自然保護區21日,以符合政府於2006年起實施有關禽流感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