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米埔月內再發現新鳥類品種
米埔自然保護區繼於11月發現全球受威脅鳥種後,在一個月內再記錄到另一隻首次來港的冬季訪客──黑海番鴨Melanitta nigra (americana)
-
空氣污染網站揭示中國違規情況
北京一個全新網站披露,過去四年,國內錄得超過4000宗違反中國氣體排放標準的個案,當中一半在華南發生
-
米埔附近發現有野鳥對禽流感(H5N1)呈陽性反應 世界自然基金會暫時關閉自然保護區
鑑於近期在米埔附近發現一隻死去的野鳥帶有H5N1禽流感,世界自然基金會將由明日(12月14日,星期五)起關閉米埔自然保護區21日,以符合政府於2006年起實施有關禽流感的指引
-
世界自然基金會民意調查顯示: 港人願意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化
一項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進行的意見調查顯示,絕大部分香港人對氣候變化表示十分關注,並願意採取行動應付這地球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
-
風采中學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海鮮選擇大行動 舉行香港首個環保海鮮午餐日
為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的可持續海鮮選擇運動,風采中學的學生將會成為本港首批享用環保海鮮午膳的學界先鋒,一同為保護全球日漸衰竭的海洋資源和受破壞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出一分力
-
全球受威脅鳥種首次在本港出現
今年11月,全球受威脅的斑背大尾鶯首次錄得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內出現,一項定期進行的鳥類監測活動發現
-
尚餘5年去發動能源革命,遏止氣候變化
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我們在阻止氣候變化問題達至危險水平的同時,亦能滿足全球迅速增加的能源需求
-
世界自然基金會正能量大使Climateers 以實際行動對抗氣候變化問題
世界自然基金會今天正式推出氣候項目中的氣候正能量Climateers項目,並介紹香港首個碳足印計算器
-
世界自然基金會揭示: 綠海龜、馬蹄蟹和黃唇魚徘徊生存警界線 香港市民選出「我最喜愛的海洋十寶」
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海洋之最」 公眾網上投票活動經已在十月底完滿結束
-
世界自然基金會向「步走大自然」參加者 宣揚氣候變化的重要信息
世界自然基金會昨天於米埔自然保護區舉行「步走大自然」步行籌款活動,希望市民可透過參加步行活動,加強對氣候變化這個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的認識,以及它對自然環境未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