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黑翅長腳鷸繁殖數目創新高
本年度的雀鳥繁殖季節才剛剛開始,但已記錄到最少31對黑翅長腳鷸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內棲息,情況令人驚喜
-
排污費及淨化海港計劃環保團體聯合聲明
我們全力支持在污水處理方面,尤其是旨在改善維港水質的淨化海港計劃(下稱計劃),應按「污染者自付」原則處理
-
潛水機械人優勝者於海下灣測試勝出潛水機械人
第二屆「香港潛水機械人挑戰賽」的優勝隊伍,今天到訪世界自然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在自然海洋環境中測試得獎作品在水中的運作
-
環保署批准中電環評報告 立極差先例
本會認為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批准中華電力(中電)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相關設施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在香港環境保護的前題下,立下一個極差的先例
-
2007年度香港觀鳥大賽 選手隊錄得162種雀鳥奪魁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3月23日至24日期間舉辦香港觀鳥大賽,參賽隊伍在24小時內於本港範圍展開雀鳥記錄大挑戰,賽事於上週末晚上圓滿結束
-
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出海鮮選擇指引 鼓勵食用綠色和可持續生產的海鮮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今日推出一個既方便又容易使用的海鮮選擇指引,以推廣食用綠色和可持續生產的海鮮
-
專業觀鳥者競逐香港觀鳥大賽冠軍殊榮
2007 年 3 月 23 日 至 24 日, 12 支觀鳥隊伍將在 24 小時內盡量記錄最多的雀鳥品種,以競逐香港觀鳥大賽冠軍殊榮
-
位於海下灣的「Professor Ridzwan 魚炮捕魚偵測站」發現炸魚活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聽海保育組織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於去年十一月在本會的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裝置一個炸魚偵測系統,並進行有關測試
-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編製的報告指出向漁業界作出賠償可為香港帶來龐大經濟利益
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若香港未能立即行動,振興本土漁業,將會錯失大好經濟良機
-
與中國著名淡水保育人士馬軍先生 攜手鼓勵公眾參與解決水質污染問
在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已導致污染物的排放增加,而環境污染亦威脅到公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