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建議政府訂立新貨物編號以改善貿易紀錄

發表日期 24 August 2017
Shark HS Code
© Paul Hilton / WWF
香港作為全球海鮮集散地,政府一直有就貨品貿易,即包括入口、出口及轉口作貿易統計。特定的貿易數據更能讓我們了解到不同物種所受的威脅。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透過對貿易的認識,並根據數據對了解物種受威脅的重要性,向香港政府統計處提出建議,希望令貿易數據更精確,而本會便在本年6月建議統計處就膨魚鰓及所有石斑產品增設貨物編號。
 
現時,商人或相關人士若要在香港遞交進∕出口報關單,必須填寫香港貨物協調制度編號(港貨協制編號),以為貨物分類。香港政府統計處根據世界海關組織的六位數字編碼(WCO HS Code),額外再加兩個編碼,作為港貨協制編號。
 
然而,在海鮮貿易方面,相關的編號所包括的貨物過於籠統。因此,本會一直與其他環保團體合作,向政府提出方案,令港貨協制編號更完善。過去幾年,統計處已接納並已落實本會的幾個提案,包括增設新鮮/冰鮮魚翅、冷藏魚翅、花膠及混種石斑的港貨協制編號。然而,尚有兩個方案需待統計處接納。
 
其中一個方案為新增膨魚鰓的港貨協制編號。目前,市民可輕易在中藥材舖找到膨魚鰓的蹤影。膨魚鰓是前口蝠鱝及蝠鱝的腮板,而蝠鱝貨品的國際貿易需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管,故新增該貨品的港貨協制編號能更容易追溯貨品的來源。
 
另一個重要方案,是新增新鮮/冰鮮及冷藏石斑的港貨協製編號。近年,冷藏石斑在本地市場,特別是在超級市場愈加常見。據本會觀察,這些冷藏石斑有可能源自一些需要保育的品種,另外,牠們也可能來自不可持續發展漁業。目前,這些冷藏石斑的貿易數據被歸納於其他冷藏海魚當中,因此,為石斑貨品設訂獨立港貨協製編號,將有助科學家擬訂保育行動,也可令公眾對石斑貿易的規模有更深了解。
 
本會已於本年6月再次向統計處提出以上建議。本會相信,若能就此兩項貨品設訂港貨協製編號,將有助制訂並執行全面的保育工作,以保護受貿易影響的物種。
Shark HS Code
© Paul Hilton / WWF En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