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entral Asi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Our News
【熊貓活出好自然】買蝦前想清楚 ——選擇環保蝦
轉眼又快到農曆新年,相信大家都忙著準備團年飯與家人歡度慶祝。然而,當 「無翅宴」已成為綠色餐飲的新標準時,是時候想辦法把你的菜單變得更環保。
野外捕撈的南中國海蝦
中國菜五花八門,當中不乏蝦的菜式,皆因取其同音字「哈」,帶有吉祥之意,象徵 「時刻保持快樂」;但如果捕撈方法欠缺妥善管理,便會對環境構成嚴重影響。以南中國海蝦為例,漁民通常使用具有破壞性的底拖網捕撈蝦,破壞海床及其生態系統。此外,底拖網能導致大規模的意外捕撈,即無意間捕獲非目標物種,當中有些已經被過度捕撈或受到威脅,而且還包括一些魚類魚苗,甚至是海龜和鯊魚。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導致漁業資源顯著下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海鮮減少,並推高售價。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的最新研究已經指出,在南中國海的海洋資源已經下降至只有五十年代水平的5%至30%。

© Jürgen Freund / WWF
亞洲地區的養蝦
養殖蝦似乎是一條出路。可惜,缺乏妥善管理的養蝦場會在開墾時清除濕地和紅樹林等重要生境。加上在缺乏恆常檢查情況下,添加到蝦塘的抗生素和化學品更可能因處理不當而隨廢水排放,污染周遭土壤及河流。

© WWF-Madagascar / WWF-Canon
除了捕撈和養殖蝦帶來的環境挑戰,在市場上很多加工海蝦均進口自泰國,而泰國蝦的漁業卻常被指涉及嚴重的黑工問題。最近的新聞報導亦指出,當地的海蝦加工場或會僱用非法移民和童工作為廉價勞工,甚至奴隸,故此食用從這些加工場製成的蝦產品就形同支持「血汗工廠」。
你有選擇!
不想將蝦拒諸門外?那麼選擇環保蝦吧!印有養殖管理委員會(ASC)或海洋管理委員會(MSC)標籤的蝦類產品是你最好的選擇,因為這些產品已經獲得認證,無論捕撈或是養殖均符合法律和可持續性的標準。當然,更好的是下載「海鮮選擇指引流動應用程式」,惠顧提供環保海鮮菜單的食肆。讓我們以最環保的方式迎接猴年來臨!
原文刊於《OpenRice開飯喇》網站,2016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