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填海非即時解決房屋需求良方 WWF籲開展海洋空間規劃減衝突

政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展開了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當中提議以填海為其中一個解決房屋需求問題的方法。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認為填海能解決房屋需求之說有誇大之嫌,尤其在「5加1」填海選址方案中,填海後的土地主要用途為工業﹑休閒及運動。

政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展開了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當中提議以填海為其中一個解決房屋需求問題的方法。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認為填海能解決房屋需求之說有誇大之嫌,尤其在「5加1」填海選址方案中,填海後的土地主要用途為工業﹑休閒及運動。WWF重申填海應為最後一著,並促請政府在任何發展或填海項目前,應先進行海洋空間規劃(MSP)。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表示︰「在『5加1』填海選址方案中,只有小蠔灣、馬料水及中部水域的部分填海土地會被發展為住宅用途,其餘土地則用作工業、休閒及運動用途。現時,公眾無法得知當中公共房屋與私人住宅的比例,以及分配予草根階層家庭的房屋單位數量。而且,填海過程需時可長達10-20年。要解決逼在眉睫的房屋問題,優先發展已有交通配套或基礎設施的棕地才是最好的辦法。」
 
在「5加1」填海選址方案中,龍鼓灘是其中一個具爭議性的選址。該選址是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範圍之一,其天然海岸線更是多種海洋生物的繁殖地,填海將為生態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現時政府在使用海洋資源方面,並無規劃機制,導致發展與保育經常存在矛盾及衝突。政府應仿傚土地規劃,立即為海洋規劃空間及用途,使香港邁向可持續發展。海洋空間規劃是一個過程,用以分析和分配海上的空間和資源運用,以最適當的方式去盡量減少各海上使用者之間的衝突並作協同。一個好的海洋規劃,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或私營公司投資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以及理順各項海洋用途,提高沿海地區的吸引力。

李美華指出︰「訂立海洋空間規劃能減少發展與保育上的衝突和爭議。海洋空間規劃已被其他國家廣泛採用,如美國、比利時等,這種規劃可劃定現時和將來應如何使用海洋資源,以能滿足各持份者的需要以達至各行業所訂立的目標。海洋空間規劃最快只需三年便可完成,絕對值得投放時間和資源。」
 
與此同時,WWF與漁民組織、龍鼓灘居民、保育人士及海上康樂業界成員已向政府和專責小組發出聯署信,敦促有關當局關注填海造成的嚴重環境及社會影響。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