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Our News

香港園境師學會 (HKILA)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 就新田科技城規劃提出五大優化方案 創造宜居生態城市

香港,2024年6月27日 – 城規會將就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草圖聽取公眾申述,新田是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本地以至全球氣候韌性及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香港園境師學會 (HKILA)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 就新田科技城規劃提出五大優化方案,提升市民的整體生活質素,加強新田科技城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減低有關發展帶來的生態影響。HKILA和WWF以下列指導原則設計優化方案:
 
  1. 創造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
  2. 致力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3. 促進城鄉融合
  4. 減低生態影響
  5. 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應對氣候變化。

具體的五大優化方案如下:
 
  1. 在科技城西北角合盛圍一帶保留濕地,建設多功能綠化空間,為新發展區提供休憩、康樂、防洪及污水處理功能的綠地,同時加強后海灣濕地生境連貫性;
  2. 建造中國首條專為水獺而設計的生態走廊;
  3. 善用新田現有的天然條件,以NbS提升新發展區的防洪能力,例如保留部分河道以加強地表滲透、保留部分魚塘作蓄洪池、並在新田東及西主排水渠建造類似新加坡碧山-宏茂橋 (Bishan-Ang Mo Kio) 的可泛洪河岸公園(floodable river park);
  4. 調整米埔隴村鷺鳥林附近和落馬洲邊境管制站一帶的建築物高度管制,避免高樓林立影響雀鳥使用飛行廊道;
  5. 保留石湖圍東面的農地和池塘,建造特色田園公園

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先生指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原則之一,同時新田科技城發展對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區域發展策略非常重要,由於新田及其周邊地區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新田科技城的規劃更須體現國家的生態文明政策。他表示:「園境師學會一方面建立了深圳和香港專家交流的平台,協助制定北部都會區發展的生態及園境規劃指導原則,另一方面與WWF合作,運用雙方擁有的園境設計與生態保育專業知識,為新田科技城規劃注入對氣候和生態有益的設計元素,建構優質、健康和綠色的社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數十年最大規模的發展計劃,而生態價值極高的后海灣濕地正坐落其中,政府必須平衡發展與保育的需要。他說:「我們的方案詳細考慮了后海灣地區的天然條件和珍稀生物的生態需求,力求在發展中減低對生態的負面影響,同時鼓勵政府善用新田一帶優越的濕地和農地資源,提升發展區的氣候韌性,建設生態友好的城市,讓市民和自然均有裨益。 」

HKILA與WWF將在7月3日出席城規會舉行的公眾會議,向城規會委員講解有關優化方案內容,並希望城規會及有關政府部門採納,共同建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宜居宜業的新田科技城,亦期待政府在新田科技城的規劃上進一步與HKILA與WWF等持份者溝通,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園境師學會 (HKILA)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 就新田科技城規劃提出五大優化方案,提升市民的整體生活質素,加強新田科技城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減低有關發展帶來的生態影響。
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表示:「園境師學會一方面建立了深圳和香港專家交流的平台,協助制定北部都會區發展的生態及園境規劃指導原則,另一方面與WWF合作,運用雙方擁有的園境設計與生態保育專業知識,為新田科技城規劃注入對氣候和生態有益的設計元素,建構優質、健康和綠色的社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表示:「我們的方案詳細考慮了后海灣地區的天然條件和珍稀生物的生態需求,力求在發展中減低對生態的負面影響,同時鼓勵政府善用新田一帶優越的濕地和農地資源,提升發展區的氣候韌性,建設生態友好的城市,讓市民和自然均有裨益。 」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