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匯豐集團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繼續保護漳江口濕地
於2005年,為保護華南濕地而在漳江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的「華南濕地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專案試驗專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
紐西蘭海洋生物學家Bill Ballantine博士視察 香港唯一的海岸保護區──鶴咀海岸保護區
海洋生物學家Bill Ballantine博士應本會邀請來港七天,與我們分享他在紐西蘭成立海岸保護區的經驗,並前往香港唯一的海岸保護區、毗鄰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鶴咀海岸保護區進行視察
-
國際知名的海洋科學家指香港需要更多海岸保護區,才可恢復魚類蘊藏量
國際知名海洋科學家Bill Ballantine博士認為香港應建立海岸保護區制度,才可保護本港豐富的海洋生態,讓下一代受惠
-
國際知名海洋科學家Bill Ballantine博士出席研討會及講座討論挽救香港海洋生態系統的方法
不斷的挖泥、填海及污染問題對香港的海洋生態造成大肆破壞,加上政府未能推行有效措施,讓漁業資源持續發展,導致本港的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邊緣
-
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大使鄭伊健在菲律賓與全世界最大的魚類鯨鯊同游
鄭伊健指香港可從Donsol漁民及當地政府部門所推行的保育行動中學習
-
廣東魚類蘊藏量下降 為本港帶來惡耗
Information Times 昨日( 2007 年 7 月 24 日 )所載的一項報告指出,廣東省的漁業高級官員警告,珠江河口過度開發問題,將使有關地區成為海洋沙漠,魚類品種的數目由 ...
-
世界自然基金會擔憂填海工程將進一步侵蝕中華白海豚的生境
就香港政府計劃在大嶼山以北多達100公頃水域進行填海工程,以興建港珠澳大橋的過境設施,世界自然基金會為此感到失望
-
海洋十寶得獎作品表達對海洋生態未來的關注
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十寶多媒體創作比賽」 今天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得獎人士向香港的海洋生物呈獻創意十足的「禮物」
-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中華電力在大小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議將會導致不能接受的破壞
立法會將於6月13日,就可持續漁業及保護大小鴉洲的海洋生態環境作出動議辯論,世界自然基金會特別在動議辯論前再次表明反對中電在大小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計劃
-
香港綠海龜受絕種威脅
繁殖季節今日在香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