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arch for?

Our News

謝安琪、陳柏宇攜手擔任「地球一小時」活動大使 呼籲大眾為生態未來 活出低碳生活 (Chinese version only)

全球最大型的年度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將於2018年3月24日(本周六)晚上8時30分舉行。

全球最大型的年度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將於2018324(本周六)晚上830舉行。今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 邀請了謝安琪陳柏宇擔任活動大使,攜手宣揚綠色生活及保育資訊,鼓勵大眾藉由簡單的「熄燈」動作開始,展開低碳生活,守護大自然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氣候變化正以驚人速度破壞自然生態平衡,正威脅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6》,2012年全球脊椎動物數量較1970年大幅下跌了58%,氣候變化是其中一個原因。「地球一小時2018」以「燃亮生態未來」為主題,希望喚起社會對氣候變化與生態失衡的關注,鼓勵公眾實踐低碳生活,與大自然建立和諧共存的未來。
 
「地球一小時」活動大使謝安琪和陳柏宇早前在百忙中抽空為活動拍攝宣傳照及廣告影片(https://youtu.be/mDgSRD0YIxk),鼓勵大眾積極響應行動,於活動網頁earthhour.hk簽名支持,並承諾於3月24日晚上8時30分關上非必要的照明裝置及電器,以喚起大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二人亦會當晚出席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的倒數儀式,與大眾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藉著點滴的改變,挽救地球岌岌可危的自然生態。
 
謝安琪自2009年起,已連續第10年支持「地球一小時」。一直不遺餘力宣揚環保的她感嘆:「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的影響遠比大眾想像更為震撼。」她憶述她曾於北極拍攝期間,親眼目睹大型冰塊在短短數小時間融化得無影無縱,讓她更深刻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威力。面對威脅愈趨嚴竣,她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行多一步,簡單如外出時自備飲管、水樽、餐盒、購物袋等小習慣,都能減輕生態負擔。謝安琪亦將這套綠色生活哲學,帶到孩子的教育中,除自攜餐具用品,亦會培養他們減廢回收的習慣,讓他們親自將垃圾分類及乾淨回收,為環境出一分力。她笑言,儘管對孩子來說這並非有趣的事情,但仍會讓他們明白,每一個行動都對保護地球生態有著重大意義。
 
首次擔任活動大使的陳柏宇亦希望身體力行,藉由大使身份推動大眾支持環保。他坦言,大眾未必逼切和直接地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但如果能設身處地幻想我們是那隻站在細小冰塊,覓食困難的北極熊,又或者吃了塑膠而死的海龜和魚,我們便會意識到為了地球的未來和下一代,我們每人都有責任應對氣候變化。
 
紓緩氣候變化並非一朝一夕就可見成果,故此兩位大使均呼籲大眾除響應「地球一小時」,參與熄燈外,亦應在日常生活中延續地球一小時的精神,減少碳排放,如外出時應關上不必要的電器、減少使用即棄產品、減廢回收等,從簡單生活習慣起一點一滴創造可持續的未來。
 

Share This!

Help us spread th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