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水鳥與遷飛區保育
© WWF-Hong Kong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覆蓋範圍廣闊,由北極圈經東南亞,一直伸延至澳洲及紐西蘭延綿13,000公里,為逾5千萬隻來自超過250個不同族群的遷徙水鳥提供棲息地。每年,水鳥往返繁殖地及越冬地,並在中途站歇息和補給,再繼續其長途遷徙旅程。米埔及內后海灣正位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中心。

可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環境狀況正急劇轉差,濕地生境受發展、污染及捕獵活動等影響逐漸消失。身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計劃成員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進行多項有關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項目及活動,務求維持航道的完整。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作為全球9條飛行航道其中之一,其完整性對每年5千萬隻途經此路的遷徙水鳥相當重要。

© Leung Wai Ki / WWF-Hong Kong

人為導致的環境轉變,正令超過80%的東亞和東南亞濕地面臨改造、破碎化及退化的威脅,同時使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AF)上88%的水鳥種群的數目減少,有些品種的減少速度甚至超越任何生態系統中的任何物種。因此,我們需要識別並保育EAAF上的重要濕地,令它們繼續成為遷徙水鳥的踏腳石,維持遷飛路線及米埔的生態功能。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將繼續識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濕地,並培訓相關人員改善濕地管理。

我們積極參與「亞洲遷飛路線保育行動」,在保育米埔之餘,令香港亦能為遷飛路線的保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