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濕地搖籃
© Credit-Neil_Fifer

承蒙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的慷慨捐助,WWF於2021年7月開展為期3年的《濕地搖籃》計劃,聚集保育人士、年輕人、科學家、學者及其他有關人士組成行動小組,尋找保護我們濕地未來的解決方案⋯⋯
《濕地搖籃》計劃涵蓋4大範疇,涉及候鳥遷徙、哺乳類動物、未來的濕地管理以及緩解氣候危機。每個板塊分別延伸出各個設計及行動小組,為守護濕地出謀劃策。
哺乳類動物

歐亞水獺居住在香港后海灣鮮為公眾所知,牠們行踪的研究記錄也同樣不足。我們招募了多個小組分別教育公眾、增加社會對水獺的關注、提高水獺研究的效率,讓我們更了解本地水獺的分佈及總群狀況。
• 香港水獺生態合作研究(進行中)
• 公民科學家水獺調查小組(第三期進行中)
• 保育偵測犬(進行中)
• 水獺教育設計小組(完滿結束)
• 水獺浮台設計(進行中)
• 水獺活動與繪本設計(新項目)
• 水獺人工巢穴設計徵集(新項目)
啟動活動
© WWF-Hong Kong
專家分享
© WWF-Hong Kong
專家分享
© WWF-Hong Kong
小組討論
© WWF-Hong Kong
實地考察
© WWF-Hong Kong
專家分享
© WWF-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