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DRTV homepage banner panda 
© Fritz Pölking / WWF

大熊貓

背景

大熊貓是世上最具代表性和可愛的動物,天性善良,愛吃竹葉,屬熊科動物,現正面對生存威脅,如棲息地受破壞、散居、非法捕殺也是長久的問題。

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 曾經廣泛分佈於華南、華東、緬甸及北越等地。現時,大熊貓主要在中國西部的高山棲居,野生種群分佈於秦嶺和岷山。

直至2005年中,中國政府已經建立了超過50個熊貓自然保護區,保護超過10,400平方公里及逾45%大熊貓棲息地。不過,棲息地遭受破壞,對棲居在保護區以外的大熊貓構成長期威脅。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確保大熊貓的生存機會更見重要。雖然保育工作一直進行,但大熊貓數字持續偏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已把大熊貓列為易危物種,正面對生存威脅。 

成為「熊貓守護者」

 
© WWF - Hong Kong
籌得的善款將用以支持本會的保育及教育工作。。
請立即成為「熊貓守護者」

威脅及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自1980年起已大力保育大熊貓。近年,本會協助中國政府推行國家保育項目,保育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大熊貓保護區面積超過16,000平方公里。2014年的調查顯示,估計現時有約1,864隻野生熊貓。

世界自然基金會一直與中國秦嶺及岷山政府緊密合作,在此區進行的項目取得可觀成績。隨著發展新的自然保護區及綠色走廊帶,大熊貓棲息地的數目正在增加。

非法捕殺和非法砍伐的問題大為改善,為了令人類和大熊貓和諧共存而推出的社區發展計劃,彰效顯著。

四川、江蘇和山西省政府的大熊貓保育工作,確保大熊貓不會絕種,並繁殖出更多下一代。

2008年發生四川地震後,世界自然基金會著力為大熊貓棲息地和鄰近地區進行災後重建。由於震央附近共300公里的地震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點保育區、水源保育區及成都平源和揚子江上游的生態保護屏障,可以說是中國的心藏「綠色命脈」。
未來五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將發展種植試驗計劃,發展自然保護區應變措施、恢復巡護監測設施,及為當地鄰近熊貓棲身地的社區發展可持續原則的生計。

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保育工作,減少對物種及其棲息地的威脅,保育健全的生態系統。你可「助養」動物,為朋友及家人送上有意義又獨特的禮物。